2016年,云南網(wǎng)攜手昆明萬科推出了“滇峰2016 致敬云嶺驕子”公益活動,與數(shù)萬名網(wǎng)友共同推薦出了10名“年度城市人物”,并分享了楊麗萍、褚時健、金飛豹等10位“云嶺驕子”的精彩故事。
2017年云南網(wǎng)和昆明萬科再度攜手,致敬持有匠心、堅守藝術、注重品質、不忘初心的云南“翡翠人物”。 他們如翡翠般珍貴,不似鉆石般閃耀,卻深沉溫潤,用翡翠之心堅定前行。
古諺:人生有緣自相逢,緣起緣滅莫強求。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李海奇有著特別的玉緣與佛緣。從河南的漢白玉、獨山玉到緬甸黃龍玉、云南翡翠,他在玉雕的道路上已行走二十年有余,不斷學習并改進雕刻技藝,將個人情感與文化修養(yǎng)融入到與玉石的交流中。雖被稱作“大師”,但他始終謙遜而自省,玉雕以修心,*終,回歸至“善”。
玉雕大師李海奇,生于“玉雕之鄉(xiāng)”河南鎮(zhèn)平,小時候看到家鄉(xiāng)的老師傅打磨玉石,李海奇便覺得神奇,受環(huán)境影響,李海奇慢慢與玉石結下了不解之緣。“小時候,我就有這么一個愿望,希望以后能從事玉的創(chuàng)作工作。”
在玉雕設計與創(chuàng)作方面,李海奇有自己獨特的風格,繼承傳統(tǒng)的同時又注重創(chuàng)新,藝術追求渾然大氣。他設計的《桃園三結義》、《錦繡中華》在河南省*屆玉雕展評會上獲得金獎,獨山玉作品《劍》曾榮獲百花獎銅獎,水晶作品《妙相觀音》曾獲得天工獎金獎。
2010年之前,李海奇在河南主要從事和田玉、白玉的雕刻,他把璞玉和厚重的中國傳統(tǒng)佛教文化相融合,獨樹玉雕界“玉和”的大家風范。李海奇與恩師仵應汶大師合作的獨山玉雕刻作品《悟道》于2004年獲全國“天工獎”玉雕精品展金獎,產于河南南陽的獨山玉硬度可與翡翠媲美,玉質堅韌微密,細膩柔潤,色澤斑駁陸離,作品雕刻順色立意,依勢造型,碧色與青色自然過渡,青山、老樹和寺塔融為一景,生動巧妙。
在李海奇20多年的玉石雕刻生涯中,他在河南和云南兩地生活期間,分別研究雕刻玉石和翡翠。2010年,李海奇來到云南瑞麗建了新的玉雕工作室,起名為“奇和居”,寓意“天和、地和、人和,玉和”。瑞麗的自然環(huán)境好,民風樸實,人民善良,李海奇便居住至今。
翡翠的硬度比和田玉、白玉的硬度高,所以翡翠雕刻的難度就更高,在玉石雕刻方面已有造詣的李海奇,到云南后便將研究方向轉向了翡翠?!棒浯渚拖褚黄チ荫R,不容易駕馭。研究方向從玉石轉向翡翠,對我來說,是一種挑戰(zhàn),也是一種進步?!崩詈F嬲f。
請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以登錄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