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在兩億年前,珍珠就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。出土于匈牙利三疊紀地層中的珍珠,直徑約為0.1mm。自從珍珠被發(fā)現(xiàn)以來,它就常常被制成飾品。在我國古代,能使用珍珠的都是達官顯赫?!陡裰络R原·裝臺記》中就有關于周文王用珍珠裝飾發(fā)髻的記載,秦昭王因為喜愛珍珠將它和玉并列為“器飾寶藏”。
那這么好看又實用的珍珠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?珍珠的形成是一個有趣的過程,由于蚌類生物長期生活在水中,當它們的殼張開的時候,如果有砂礫、寄生蟲等異物入侵,蚌就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,這些異物會連同入侵處的表皮細胞一起陷入蚌的結締組織。接下來部分表皮細胞會分裂成為一個珍珠囊,它會以異物為核分泌出大量的珍珠質,隨著時間的推移,珍珠質不斷地累積加厚,于是一顆有核珍珠就形成了。
有有核珍珠,對應的就會有無核珍珠。蚌外套膜的表皮組織在分裂時,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包著異物的。但是有時它們也會包起自己的分泌物,然后在落入締結組織后按照相同的過程形成一個珍珠,只不過這樣的珍珠。由于沒有異物的參與,所以我們叫它無核珍珠。
而現(xiàn)在市場上售賣的珍珠往往被分為兩類,天然珍珠和人工珍珠。天然珍珠是在自然情況下貝類和蚌類孕育出來的,完全沒有人為的干預。
人工珍珠呢,其實也不是人工合成的,事實上它和野生的珍珠沒有什么區(qū)別,只不過原來的入侵異物,被蚌殼代替了,然后與剪下來的表皮細胞一起,移植到育珠蚌的結締組織中,表皮細胞在汲取營養(yǎng)后不斷分裂,會形成一個有核珍珠。如果想要制得人工無核珍珠就簡單了,我們只需將表皮細胞小片植入育珠就可以了。
不過不論是天然珍珠還是人工珍珠。因為珍珠是由碳酸鈣和水分構成,正是這些水的存在才使得珍珠可以熠熠生輝,但珍珠卻是懼怕外界的水的,因為外界的水分一旦滲透就會損傷珍珠珠層,進而影響它的光澤。當它開始發(fā)黃時就意味著它已經開始變老了,所以在運動過程中,不要佩戴珍珠*飾。
請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以登錄
...